|
您现在的位置:九游会ag官方网站首页 > 正文

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上海嘉定驰骋智能网联“快车道”-九游会ag官方网站

来源:     编辑:捷升     2023-07-07 16:36 |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过三分之一、全国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逾15000公里……随着汽车“新四化”大潮席卷业界,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内日益从科幻电影中的“黑科技”变为日常“触手可及”的存在。在7月6日举行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趋势与未来发展”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由l2级辅助驾驶迈向l3级自动驾驶、l4级无人驾驶的关键阶段。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智能网联成果遍地开花

  近年来,汽车加快从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协同发展的枢纽,也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流动的关键载体。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

  中国汽车看上海,上海汽车看嘉定,上海国际汽车城在智能网联领域同样“先人一步”。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批准在嘉定建设首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嘉定区副区长李峰指出,作为上海实施国内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的项目代表,嘉定依托示范区的建设基础,全面推进车、路、城多维数据共享共用,加快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样板。

图为嘉定区副区长李峰致辞

  据介绍,在车端,嘉定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已达1079万公里,各类车辆示范应用规模居全国之首;在路端,嘉定建成智慧路口超过300个,累计建设350公里高精度路网,支持从l2到l4级别的1580多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在城端,嘉定构筑了首屈一指的车城网数据底座,能够深度感知全量化城市运营状态,形成对市政基础设施状态的智慧监测,实现智能发现、自动派遣、限时处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闭环。

  事实上,行走在嘉定街头,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车早已是司空见惯。截至2023年5月底,已有上汽享道、auto x、百度、小马智行等20家企业519辆车在嘉定持续开展测试与示范应用,累计测试里程和测试时长分别占上海全市的77%和86%。

  建成首个轻量化、规模化车路协同环境,构建首个虚拟仿真+实车测试双重应用环境,开放首个“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自动驾驶高速公路应用场景……上海嘉定“双智融合”已结出累累硕果。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双智”协同赋能智能驾驶、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数字化转型。

图为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发言

  看似“一步之遥”,实则“道阻且长”

  在论坛现场,来自主机厂、通信行业、车机系统、智能设备、高校的专家纷纷表示,既要充分肯定智能网联汽车过往的发展成绩,也要正视行业未来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从l2到l3、l4,一字之差的背后确是技术难度、管理难度的指数级提升。

图为论坛现场

  据测算,在硬件设备和高算力的加持下,目前l2 级智能网联汽车的人工接管率可低至0.5次/百公里,即车辆连续行驶200公里才需要人工介入一次。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认为,l2 介于“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之间,界限模糊不清。企业只愿意承担“辅助驾驶”的产品责任,但是用户却在日常能够获得“自动驾驶”的体验。

  “随着l2/l2 快速大规模的应用,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实现大规模商用是难度最大、最复杂,也是全球汽车行业急需突破的重大技术领域。”东风技术中心首席总工程师边宁表示,行业面临场景的不确定性、算法动态复杂性、系统零部件不一致性、软软/软硬兼容和耐久性、操作系统不稳定性等一系列挑战。

  专家分析,随着辅助驾驶的普及率大幅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将进入竞争更激烈的“下半场”。小鹏汽车算法专家刘德浩比喻说,上半场是0到1的“短跑”,比的是企业的爆发力,是算法的突破,下半场是1到10的“马拉松”,拼的是体系和效率,需要具备量产的城市辅助驾驶能力,以及全栈闭环能力来解决长尾问题。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首席技术官郭辉认为,人工智能带来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在云端进行预训练、仿真等方面快速提升的可能,随着智驾算法的快速迭代,智驾系统对于环境的理解甚至可能超过人类,这会持续提升智能化程度。

  发挥协同优势,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单车智能路线的“上限”停留在l2 级,未来要实现l3、l4级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既有赖于交通法规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车、路、云等环节协同发力,走出一条区别于国际“单车智能”路径的 “中国方案”。

  在顶层设计方面,工信部近期明确表示,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布新版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推进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标准的制修订,并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在协同发展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建议,车路云协同需要推动建立跨行业价值共识,加强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以及跨标准化组织之间的协同,强化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同时适度超前部署基础设施,加大协同式应用推广。

  面对制约行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上海嘉定着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今年发布的《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在制造、研发、数据、交流、融合、人才等6个方面发力,目标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相关企业达到500家。

  “面向未来,嘉定将在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持续深耕。” 李峰介绍说,嘉定一方面将扩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覆盖率和车城公共服务网络范围,不断深化车城网服务能级和城市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基础数据、云平台、网络安全、测试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力度,加快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此外,将推动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水平,全力构建创新应用全球引领,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业规模全球领跑,数据赋能精准发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民网出于传递汽车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

|||

||

|||

|||||||

||

||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
网站地图